藏传佛教的形成、发展,恰逢印度因明(量学)发展转播全盛时期,因此形成了因明(量学)与佛教其他内容深度结合的学风。
若想进一步学习印度大论,读懂藏传佛教的重要文献,学习因明势在必行。
就修行而言,圣者的无漏智皆是瑜伽现量,成佛可以说就是“成量”;修习道次第时,以“由量决定”的方式来作观察修引发觉受,其效果也远胜于仅以胜解串习。
因明论典艰深难解。为了方便初学者入门,藏传佛教普遍采用一类称为“摄类学(bsdus grwa)”的教材作为学习材料。“摄类”这一题材为后弘期的恰巴•却吉僧格(phywa pa chos kyi seng ge)首创,总摄量学众论要义,归纳成若干主题进行辩论学习。
摄类学主要依据经部的宗义写成,集中探讨心如何认识境的问题。
视频版:
音频版:
10达瓦法师讲授【因明基础·《成量品》简介】20161015
相关文本文件下载(需用电脑打开):